从研发制造中国第一辆载重卡车开始,中国重汽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。
中国重汽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卡车——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重卡,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。
以SKD方式组装生产罗曼卡车。至1991年的十几年间,累计生产罗曼车共8000余辆。
中国第一辆国产斯太尔在济汽总厂下线。
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关于重型卡车合资项目签约,双方合资公司成立。
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。
HOWO A7面世,该车“低速大扭发动机+AMT+小速比后桥+低风阻驾驶室+轻量化设计”代表当时国内最高水平。
推出轻卡产品,拓展产品型谱。
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合作的首辆SITRAK重卡下线。
中国重汽I代智能卡车面世,配备EBS、ESC、AEBS、ACC、LDWS和HAS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。
中国重汽秉承正向研发的理念,融合国际国内先进技术,重塑高端民族自主品牌,全新打造的新一代“黄河”重卡在济南正式发布。
黄河牌350型自卸载重汽车研制成功。
中国重汽正式与奥地利斯太尔-戴姆勒-普赫股份公司签订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技术引进合同。这是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第一个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。
2002年8月建成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桥箱生产基地。 10月在斯太尔重卡基础上推出斯太尔王重卡,斯太尔产品实现突破。
HOWO系列重卡下线,标志着我国的重型汽车技术开始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。
中国重汽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,上市公司名为“中国重汽(香港)有限公司”,这是公司“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起点”。
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德国曼公司正式入股中国重汽(香港)有限公司,中国重汽与曼公司在整车、发动机、底盘和车桥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。
推出MC系列发动机,功率涵盖140-560马力。MC系列发动机是引进曼公司发动机技术后的国产化发动机。
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竣工。
中国重汽制造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天津港开启试运营。配备北斗定位系统和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、摄像头等设备。